【48812】远去的烽燧 -天山网 - 新疆新闻门户
来源:a8体育在线直播网页 发布时间:2024-07-16 07:17:15
新疆是心旷神往的当地,东汉班定远驻扎过这儿,清代左宗棠抬棺征战在这儿,很多关乎民族凝集、国家庄严的故事产生在这儿。踏进这片土地,便觉得和远去的前史近了,和心里的敬仰近了。
从哈密市伊州区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要沿着335国道翻越东天山,这条高低弯曲的盘山公路贯穿东天山的南北,路的一边松林茂盛;另一边则是绵绵崎岖的草原,天边云朵与羊相辉映,引来许多游人露宿野营。
但是,更让我注视凝思的,是那些与沿路景色并不怎样相配的烽燧残垣,每间隔一段间隔便会见到一处。它们夯土而建,形似柱状的墙墩,顶部杂草丛生,柱体被风蚀早已失掉原貌,孤零零地立在那里,一副衰落的姿态。但在广袤的视界里,只要它们最为夺目,沃野上的万顷碧波反倒成了它的装点。
早就听闻哈密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区域,其串联丝绸之路中道、北道与甘肃境内的长城并存,构成了一个无缺的军事防护系统,现在所存的大多数烽燧都是清代修建的,其间遗存4座唐代烽燧,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前史了。
烽燧即烽烟台,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“修烽燧”解说,“有寇即举火燃之以相告,曰烽;又多积薪,寇至即燔之以望其烟,曰燧。昼则燔燧,夜乃举烽。”烽为火,燧为烟,在古代,烽燧是以烟和火为前言传递军事信息的设备。烽燧的设置在《墨子·号令》中有具体记载,相互之间的间隔因地形而定,以可以相望为准。烽燧设置了无缺的敌情通报制度,汉简《烽烟品约》介绍:“望见虏五百人以上,若攻亭障,燔一积薪,举三烽,夜三苣火。”唐代烽燧报警的规则是,入侵者50人至500人放一炬火,500人至3000人放二炬火,3000人以上放三炬火,万人以上放四炬火,二炬火到四炬火要一直传至京城,入侵者离境,则放烽一炬报平安;一同规则,烽燧传递速度要一昼夜两千里。用烟和火传递军情,三四百里处的敌情很快传到了镇标衙署,这是古人独有的才智。
在哈密,烽燧散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,每隔两三千米就有一座,绵绵相望有13座之多,如岑参诗所云:“寒驿远如点,边烽互相望”。巴里坤境内保存着如此无缺的烽燧网络,这在全国来说是极为稀有的,一些无缺的烽燧里还遗存有当年举烟用过的木炭和麦草灰。我在巴里坤作业的日子里,简直无暇领会西北风景,因出差去偏僻的村镇时,总能在公路旁或杳无人烟的荒漠与一座烽燧萍水相逢,这是最让我惊喜的时间。我八成会停下车走近观看,停步其下,心里感慨万千。
接近烽燧,似乎听到战马嘶鸣,看见了滚滚狼烟。想起青年班超开始的作业就是书写文书,同僚见他扔着笔感叹:“大丈夫无他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,张骞建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”所以就有了“解甲归田”这个成语。东汉初年,北匈奴操控西域,屡次侵犯河西诸郡,永平十六年(公元73年),班超以假司马之职随窦固出征西域,他率兵进攻伊吾(今哈密西四堡),在蒲类海(今巴里坤湖)与北匈奴交兵,斩获甚多。后来班超出使西域诸国,以36骑夜袭匈奴营地,31年间不费华夏赋税辎重,以定远侯、西域都护职经略西域55国,勋绩永铸。
接近烽燧,似乎听见了铮铮誓词,看到了拳拳之心。1870年,阿古柏侵吞乌鲁木齐等地,并与英俄签定盗卖新疆权益的系列公约,西北紧急。左宗棠“抬棺出征”,经哈密抵达巴里坤,历时10个月,摧垮“天山防地”,克复北疆,后沙俄慑于清军威力,在清廷屡次交涉下,偿还伊犁区域。巴里坤的同袍讲道,其时整个西北部悉数沦亡,巴里坤成为抗击侵略者终究的堡垒,当地大众冒死提供线索,捐献粮草。
接近烽燧,似乎听见了心里的低语,看到了对岸的自己。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,霍去病誓词“匈奴未灭,何故家为”,苏武牧羊北海二十载,祖先的功业里长相伴烽燧这样的无字丰碑。当你走近烽燧,就会莫名地感觉穿越时空,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“一片孤城万仞山”,这些诗句中的天然仍然耸立于此,那些壮志情怀远未散去。
在巴里坤3个月的援疆作业很快完毕,当地搭档见我对烽燧情有独钟就主张一同去烽燧下摄影纪念,但终究由于行程仓促未能完成。当轿车一路前行,那些烽燧亦如韶光相同逐步远去,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界,但它们的低语和倾吐却早已刻在了我的心里、梦里、血液里。